
1. 臨床應用廣泛
表柔比星是乳腺癌輔助治療的基石,《NCCN乳腺癌臨床實踐指南》一線推薦表柔比星或以表柔比星為基礎的聯合方案FEC(5-FU+表柔比星+環磷酰胺)為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的首選化療方案;ECF(表柔比星+順鉑+5FU)或其改良方案也是轉移性或局部晚期胃癌聯合化療一線藥物;表柔比星是非肌層浸潤膀胱癌灌注化療的首選用藥。
與同類的多柔比星等藥物相比,治療有效率更高,毒副作用更小尤其是心臟毒性和血液學毒性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與吡柔比星比較,表柔比星是NCCN乳腺癌治療指南,St 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療共識推薦藥物。而國際權威指南均未推薦吡柔比星。表柔比星在全球范圍內的臨床試驗數據高度統一,通過檢索權威的臨床試驗注冊數據庫發現截至2015年3月,在全球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表柔比星臨床試驗多達338項,而吡柔比星的臨床試驗為5項。表柔比星為基礎的聯合方案可顯著提高生存率、無復發生存率,高劑量表柔比星顯著提高10年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
力創申請5項發明專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力創產品可在生理鹽水中溶解,在葡萄糖中溶解穩定。與進口表柔比星(法瑪新)比較,質優價廉,明顯降低治療成本。
乳房腫塊、泌乳障礙、乳腺癌的遠處轉移、胸痛、劇痛、水腫、乳頭內陷、乳頭溢液、乳頭破碎。
1. 隱性乳腺癌
指臨床上觸不到腫塊,乳腺切除后病理檢查證實的乳腺癌。常為X線檢查等方法發現或以腋淋巴結轉移為首發癥狀,應與副乳腺癌相鑒別。治療上,現在一般認為,一旦診斷為隱匿性乳腺癌,若無鎖骨上及遠處轉移,應行根治術治療。多數報道其療效優于或相似伴有腋窩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
2.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見,發病率為乳腺癌中1%,為男性惡性腫瘤中0.1%。發病年齡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歲。
男性乳腺癌的癥狀主要是乳暈下無痛性腫塊,20%病人有乳頭內陷、結痂、排淮,腫塊邊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膚或胸肌粘連,腋淋巴結轉移率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現與女性乳腺癌相似,絕大多數是浸潤性導管癌,男性乳腺無小葉組織,因而病理上未有小葉原位癌的報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療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組織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術方式應以根治術或擴大根治術為主。
對晚期或復發病例應用內分泌治療,效果比女性乳腺癌為好。主要治療方法是雙側睪丸切除,有效率可達50%~60%,之所以如此高療效率是由于近84%的腫瘤組織ER陽性。有效期平均持續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睪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發,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獲得好效,類此添加性內分泌療法在病人已顯示睪丸切除術無效的情況下將產生佳效,這種二線內分泌療法的顯效率界于30%~50%之間,化療僅在內分泌治療,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敗后方宜開始,其用藥和給法相當于女性乳癌。
1. 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仍為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盡量減少手術破壞,允許條件下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盡力保留乳房外形, 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術的代表性手術,術后需輔以放療。
手術方式:(1)乳腺癌根治術;(2)乳腺癌擴大根治術;(3)仿根治術(改良根治術)。
2.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局部治療手段之一,與手術治療相比較少受解剖學,病人體質等因素的限制,不過放射治療效果受著射線的生物學效應的影響,放射治療多用于綜合治療,包括根治術之前或后作輔助治療,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療。
從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乳腺癌的預防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幼兒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喂養;兒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煉;絕經后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胡蘿卜素、橄欖油、魚、豆類制品等。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長期過量飲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開展藥物性預防。美國國立癌癥中心負責開展了三苯氧胺與雷洛昔芬等藥物預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8、多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識,掌握乳腺自我檢查方法,養成定期乳腺自查習慣,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查,防患于未然。